返回第126章 屬性水果的霸道  平行世界之水果之王首頁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頁 目錄 到目錄

各種障礙物內或警戒目標的周圍。

    燃燒地雷。裝填燃燒劑,用以燒毀目標或構成火障礙。

    化學地雷。裝有化學毒劑的地雷,用以殺傷人員和阻滯敵方的行動。

    詭雷。裝有詭計裝置或用誘惑物及其他欺騙手段製作和設置的地雷。

    核地雷。裝有核爆炸裝置的地雷,主要埋設在一定深度的雷井內爆炸。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地雷,如水雷和空飄雷等,分別用於水下和空中目標。地雷的歷史悠久,最早的地雷發源於中國,隨着軍事技術的發展,地雷的種類和用途不斷演變和擴展。

    地雷是一種埋入地表下或佈設於地面的爆炸性火器,最早的地雷發源於中國。1130年,

    地雷金軍攻打陝州,宋軍使用埋設於地面的「火藥炮」(即鐵殼地雷),給金軍以重大殺傷而取勝。


    到了明朝初年(14世紀末),中國出現了採用機械發火裝置的真正的地雷。據1413年焦玉所着《火龍經》一收所載:「炸炮製以生鐵鑄,空腹,放藥杵實,入小竹筒,穿火線於內,外用長線穿火槽,擇寇必由之路,連連數十埋入坑中,藥槽通接鋼輪,土掩,使賊不知,踏動發機,震起,鐵塊如飛,火焰沖天。」可以看出「炸炮」不僅是最早的壓發地雷,還與今天的「連環雷」相似,「地雷」一詞也由此而出。1580年,中國明朝名將戚繼光駐守薊州時,曾製造一種「鋼輪發火」地雷,當敵人踏動機索時,鋼輪轉動與火石急劇摩擦發火,引爆地雷。鋼輪發火裝置提高了地雷發火時機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明代文獻中,已有多種地雷的詳細記載,這說明當時中國的地雷已發展到一定的水平,而歐洲在15世紀的要塞防禦戰中才開始出現地雷。

    19世紀中葉以後,各種烈性炸藥和引爆技術的出現,才使地雷向制式化和多樣化發展,從而誕生了現代地雷。

    反步兵地雷-1903年前後由俄國研製。這是最早的制式化生產的地雷,在日俄戰爭中首次實戰應用,取得了一定效果。

    反坦克地雷是1918年由德國人研製。1916年,坦克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這導致了防坦克地雷的誕生。受坦克威脅最大的德國人在1918年道德將炮彈改裝成防坦克地雷,隨後又研製了兩種制式化的反坦克地雷,用於對付英、法軍的坦克,獲得了一定的戰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坦克地雷得到了廣泛應用。據統計,在當時被毀傷的坦克中,有20%是坦克地雷的戰績。

    反步兵跳雷-1938年前後由德國人發明,該雷由絆線絆發,目標觸雷後,雷體跳起在距地面0.5米的空中爆炸,它的殺傷威力比在地表或地表下爆炸的同等地雷要大。

    火箭佈雷系統-1970年由聯邦德國研製成功。為了迅速,大面積地佈雷,德軍和意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非洲道德使用飛機撒佈防步兵地雷。60年代,一些國家着手研製用飛機,火炮和火箭撒布反坦克地雷,德國的火箭佈雷系統使用「拉爾斯」輕型車載式36管火翻騰炮,一次可發射36枚110毫米火箭佈雷彈,每枚彈由裝有8個At-1型炸履帶防坦克地雷或多或少個At-2型聚能破甲防坦克地雷。一門火箭炮在職8秒內可散佈288個At-1型或180個At2型地雷。一個門制火箭炮連,一次齊射即可構成寬2300米,縱深為300米,面積為6900平方米的雷場。繼聯邦德國之後,蘇,美,中,法等國也相繼研製成功了這種火箭佈雷系統。

    現在國際公約已經全面禁止使用地雷了。

    盆栽草莓是新育成的品種,特別適合於居室觀賞栽培。從視覺美角度來看,草莓葉色濃綠,果實鮮紅,如果能種在自然樸素的陶罐、瓦罐中,會顯得相得益彰。

    盆栽草莓的播種育苗需要用保水性能良好的培養土(如懸吊盆花的栽培用土)。發芽溫度20--25,播種後宜覆蓋保濕,避光有利發芽,約5天左右出苗,這時需逐漸增加光照,有利迅速壯苗。草莓喜充足的光照,每天最好能有半天以上的光照時間。平時宜擺置於通風良好的場所。草莓不耐旱,盆土過干葉面會出現褐斑,還會影響掛果。所以,盆土表面發乾即需澆足水,要澆到水從盆底流出為止。2周左右施一次氮、磷、鉀比例為5:10:5的液體肥料,注意草莓開花後肥料要施在植株周圍。

    盆栽草莓一旦果實成熟,卵形紅果美麗誘人,摘下置於白瓷盤或水晶玻璃盛器中,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



第126章 屬性水果的霸道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相關:    逆天邪神  魔門敗類  寒門崛起  校花的貼身高手  

上一頁 目錄 到目錄

同類最熱
搜"平行世界之水果之王"
360搜"平行世界之水果之王"
語言選擇